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,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,也是唯一一家清华大学占股的人形机器人企业。创始人陈建宇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、助理教授。孵化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
星动STAR1是星动纪元首款产品级高性能通用人形机器人,共有55个自由度。最高关节扭矩达400Nm,最高转速达25rad/s。这使得星动STAR1具备了业界先进的动态性能,室外真实场景奔跑速度达3.6m/s,配合腰部3个自由度能轻松完成自然步态下的稳定行走、奔跑、跳跃等复杂运动。
星动STAR1上肢包括自主研发的配备7个自由度高精度仿生机械臂,以及12个全主动、全自驱的自由度的高性能灵巧手星动XHAND1,使得星动STAR1在精细操作任务领域具备业界先进的执行机构,能适应多种场景应用需求。
星动STAR1集成了Intel高性能处理器和NvidiaOrin强大的计算资源,为人形机器人在强化学习、模仿学习和端到端大模型研究中提供了卓越的算力支持。机器人还配备了指尖阵列式触觉传感器、深度视觉相机、麦克风阵列和面部交互屏幕等多种外设,完善的软件和遥操作系统,方便高效训练和高度自主化操作。
星动STAR1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硬件深度融合的杰出代表,专为应对当今和未来的科研挑战而设计,具备卓越的性能与灵活性。
高通用性与自主适应性
星动STAR1在多种未建模环境中具备自主适应性,能够执行取物倒水、修剪花草、以及在复杂路面上行走和奔跑等多种任务。
快速迭代能力
依托原生机器人大模型和为AI定义的硬件平台,星动纪元在1年时间内快速迭代了6代机器人。
性能达世界水平
室外真实场景奔跑速度达3.6m/s,能在复杂地形和环境中稳定行走、奔跑。
全自驱 真自由
星动XHAND1是星动纪元推出的首款产品级机器人灵巧手,具备高自由度、高性能、高智能性等优势。
5指关节全自驱
12个独立自由度
高分辦率三维触觉传感器
单手最大80N、25Kg负载
一体化关节模组
星动纪元针对人形机器人应用特点,自研一体化系列关节,集无框力矩电机、精密行星减速器、高精度编码器、驱动器为一体,具备EtherCAT高速通信,高精度力位混控模式,结构紧湊,高定位精度,高响应频率,高扭矩密度,适合动态变负载的机器人应用。
产品型号 星动STAR1:高性能人形机器人
身高171 cm
体重63 Kg
自由度55
算力275 TOPS
灵巧手 单手12主动自由度,阵列指尖触觉全覆盖
传感器 触觉传感器、摄像头、深度相机
运动 室外真实场景奔跑速度达3.6 m/s
手臂 负载>20 Kg,7个自由度高精度仿生机械臂
灵巧手 可侧摆,手指活动范围大,单手抓握>25 Kg
关节 最高扭矩400 Nm,最高转速25 rad/s
腰颈 3个腰部自由度,2个颈部自由度,步态优雅、交互友好
整机负载 160 Kg
星动纪元=原生通用具身智能体定义者
打造原生通用具身智能体 = 原生机器人大模型 + 为AI定义的硬件平台
原生机器人大模型
星动纪元的原生机器人大模型是一种AI原生的全新学习范式,兼具的通用性和简洁性,并具备充分Scale-Up的能力。其算法通过全模态输入融合处理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感官信息,重现了有机体与物理世界最本源的交互方式。
为AI定义的硬件平台
智能体的交互依托于物理载体,而人类形态是目前通用智能的最佳实例。基于此,星动纪元设计了软硬一体、为AI量身打造的全新人形机器人硬件架构。从底层电机到双足系统和灵巧手,所有部件均实现了AI友好。确保算法能在硬件上快速验证,大幅提升Sim2Real效率,实现软硬件的协同进化。
品牌定位
原生通用具身智能体定义者
品牌使命
赋予机器智能体以最通用、最原生的方式和物理世界交互的能力
品牌愿景
机器人走进千万家,开创机器人新纪元
团队介绍
AI领域前沿学者 领队
机器人与AI领域前沿学者陈建宇教授领衔
核心团队配置齐全,来自全球知名院校和世界500强
全面覆盖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软硬件技术和工程落地
创始人陈建宇教授攻关“ 卡脖子” 技术立志推动国家核心科技自立自强
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清华大学特聘研究员
UC Berkeley博士、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、机电控制先驱、MPC算法奠基人Masayoshi Tomizuka教授
机器人与AI领域前沿学者,领街前沿技术课题,充分调动学校、研究院等资源,持续推动技术攻关
10+年机器人/AI研发经验、在机器人/ Al 方向进行前沿探索
团队已发布机器人AI领域50+ 高质量论文,包括多篇机器人大模型部署与规划的学术成果
NeurIPS/ICML/CRA/ROS多篇论文,入围L4DC、IEE IV、 IFAC MECC最佳论文奖
上榜福布斯中国“30under30”
团队配置齐全
来自全球知名院校和世界500强
星动纪元由机器人与AI领域前沿学者陈建宇教授领衔,星动纪元团队成员来自于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、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以及世界500强企业